计算机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为加强本单位计算机的管理,确保计算机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工作效率,保障信息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所有计算机设备及相关人员。
二、计算机设备管理 采购与登记 计算机设备的采购需根据工作需求,按照单位的采购流程进行申请和采购。
新购置的计算机设备必须进行详细登记,包括设备型号、配置、购买日期、使用部门、使用人等信息,并建立固定资产台账。
使用与维护 计算机设备应指定专人负责使用和保管,使用者需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更改计算机的系统设置、硬件配置等。
定期对计算机设备进行清洁、保养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如发现设备故障,应及时报告并联系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严禁在计算机设备上安装未经授权的软件,防止病毒、恶意软件等对计算机系统造成损害。
如需安装软件,需经过相关部门审批,并确保软件来源合法、安全。
调配与报废 计算机设备在单位内部的调配需经设备管理部门批准,并办理相关手续,确保设备的使用记录准确无误。
对于老化、损坏且无法修复或已无使用价值的计算机设备,由使用部门提出报废申请,经设备管理部门鉴定、审核后,按照单位的固定资产报废流程进行处理。
三、网络使用管理 网络接入 单位内部网络由网络管理部门统一规划和管理,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擅自搭建网络或私自接入外部网络。
员工如需接入单位网络,需向网络管理部门申请,并遵守网络使用规定。
网络安全 严禁利用单位网络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如传播淫秽、反动信息,进行网络诈骗、黑客攻击等行为。
员工应妥善保管个人的网络账号和密码,不得随意泄露给他人。
如发现账号异常,应及时通知网络管理部门。
网络管理部门应定期对网络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安装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防护软件,防范网络安全威胁。
网络访问限制 根据工作需要,网络管理部门可对部分网站或网络服务进行访问限制,员工应遵守相关规定,不得试图绕过限制访问非法网站。
禁止在工作时间内利用单位网络进行与工作无关的活动,如玩游戏、观看视频、网购等,以确保工作效率和网络资源的合理使用。
四、数据管理 数据备份 重要的数据文件应定期进行备份,备份方式可采用本地备份、网络备份或移动存储设备备份等多种形式。
备份数据应存储在安全的位置,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恢复测试,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数据备份的频率应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变更频率确定,一般重要数据至少每周备份一次,关键数据每天备份。
数据安全 员工应妥善保管自己工作中涉及的数据,不得随意泄露给外部人员。
对于敏感数据,应采取加密等安全措施进行保护。
严禁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删除、修改或复制单位的重要数据。
如因工作需要进行数据操作,需经过相关负责人的审批,并做好记录。
数据共享 单位内部的数据共享应遵循合法、合规、安全的原则,需经过数据所有者或相关管理部门的授权。
共享数据时,应明确数据的使用范围和权限,确保数据的安全。
五、监督与处罚 设备管理部门和网络管理部门将定期对计算机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网络安全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包括警告、罚款、停职等处理;如因违规行为给单位造成经济损失或法律责任的,将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六、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实施,如有未尽事宜,由单位设备管理部门和网络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各部门可根据本制度,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并报设备管理部门和网络管理部门备案。